日韩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專訪|《津門往事》總導演祖光:用紀錄影像透視歷史、觀照當下和未來

            發(fā)布時間2023年05月04日 10:11 | 來源:中國紀錄片網(wǎng) | 手機看新聞

            十集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紀錄片《津門往事》近期在央視完播,好評如潮。該片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出品,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華光紀錄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lián)合攝制,作品對近代影響天津城命運的十個節(jié)點一一回顧,透視中國現(xiàn)代化求索的百年歷程,與曾經轟動一時的紀錄片《五大道》形成了互為呼應的姊妹篇。下文是對本片總導演祖光先生進行的專訪整理。

            關鍵詞:《津門往事》;近代題材;天津故事;麻花結構

            Q&A:

            您是五大道長大的天津人,這么多年深耕天津人文歷史題材紀錄片,您心中天津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用紀錄片聚焦天津歷史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我生在五大道,長在五大道,對天津這座城市充滿了情感,充滿了依戀。天津是一座很有味道、很有魅力的城市,這味道和魅力不僅是河海交匯、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觀;也不僅是數(shù)千座小洋樓組成的萬國建筑風景線。而是在五大道、意風區(qū)這樣的歷史風貌街區(qū)中飄逸著的濃濃風情味、淡淡咖啡香;是老城里習俗依舊笑春風的執(zhí)守;是人們心中那種“曾經滄海難為水,忘卻巫山不是云”的豁達和骨子里透出的幽默;是“文化島”林立,而又能和諧共生“美美與共”的人文氣象。

            紀錄片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qū)的影像志,天津的魅力在于她非凡的歷史,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什么?今天我們又能為歷史留下什么?

            十年來,我們團隊筆耕不輟,從《五大道》《有個學校叫南開》《過年的畫》,再到《津門往事》,我們創(chuàng)作了共1500分鐘的天津人文歷史題材的紀錄片。用人物情感、時代命運、社會圖景、人文氣象建構起四個維度的影像人文空間,視覺化重建了天津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氣質。

            《五大道》是以一片歷史街區(qū)話中國近代百年風云,把近代以來天津飽受屈辱而又領風氣之先的那段苦難與輝煌并存的歷史呈現(xiàn)出來,把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文化品格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有個學校叫南開》是以一座名校話百年天津,以百年南開回答“教育三問”,思想的鋒芒直指城市文化的“天花板”。

            《過年的畫》講的則是老百姓的故事,充滿煙火氣的故事,傳達出社會底層的溫暖和力量。這些民間習俗和老城故事,正是天津城市的文化底色。

            《津門往事》講的是1840—1949近代百年時空中,發(fā)生在天津并影響著中國的十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天津的歷史影像志,更是近代中國的縮影圖。

            這樣,四個片子從四個維度把天津歷史文化時空建構起來,正如影像人類學的三個價值定義“參與建構文化、批評反省文化、保存記錄文化”。我們十年來的挖掘、提煉、表達,正是在努力建構著天津的影像人類學工程。

            在人類社會學中,有一個分支叫時空社會學,它以空間思維審視社會歷史,探討時空維度下的社會轉型與時代變革。我們把城市記憶化作一種文化認同和創(chuàng)造力,其實也是在建構著天津這座城市的身份規(guī)劃和記憶工程。它使過去澄明于現(xiàn)在,又將未來置放在現(xiàn)實中考量,這在充滿沖突與斷裂的多元社會更顯得彌足珍貴。

            Q&A:

            之前的紀錄片都用了很長時間進行前期調研,這次的前期工作做了多久,創(chuàng)作周期多長?

            前期調研是否充分,決定著一個作品的思想高度和價值含量,對一個選題的價值判斷也來自于“田野調查”式的反復印證。因此,我非常重視前期調研工作,每個片子的前期調研往往占到攝制周期的50%以上,不想透了、文案不成熟就不開機。《津門往事》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長達五年,其中三年都是在前期調研,立意文案幾次推倒重來,從立項時的“天津近代名人志”的人物傳記片,改為“迷津”的書寫大歷史,再到《津門往事》的小切口、大主題、多視角講故事,幾次脫胎換骨,累計文案百萬字,那過程是一種深陷創(chuàng)作瓶頸中的無解,是一種蟲經過蛹的痛苦掙扎,是一種羽化成蝶的苦難涅槃。正是有了這種百轉千回的磨礪,才有了現(xiàn)在舉重若輕式的表達,正是有了古今關照、文史匯通的思維邏輯,才有了今天獨具風格的“麻花”敘事和審美特質。

            Q&A:

            單純的史料通常讓人感到枯燥,為了講好歷史故事,您用了“麻花結構”來總結您紀錄片的敘事邏輯,是否可以為我們再闡釋下“麻花結構”理論?這種結構您認為優(yōu)勢和特色在哪?

            一些紀錄片通常采用一種線性結構方式,就是一條主線一貫到底,把一個個小故事編得都很完整,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完整段落,感覺就像一串糖堆,把一個個小專題羅列在一起,每個故事之間缺少邏輯關聯(lián),每段故事往往5-8分鐘或更長,娓娓道來、節(jié)奏緩慢。當然內容單純的紀錄短片,或情感強烈的作者紀錄片,采用單線敘事未嘗不可。但像人物眾多、內容豐富、背景復雜的系列片,或考量傳播效益的媒體紀錄片,采用這種單線結構就顯然不行了。

            歷史故事的講述,不能從歷史到歷史,那樣就會失去一些歷史知識儲備少的觀眾。我們會在開始講述歷史故事之前,讓一個發(fā)生在當下的故事提出疑問,引導觀眾深入到歷史故事中去,交代重要信息,背景信息。例如《津門往事》第一集,核心故事是通過大沽炮臺在鴉片戰(zhàn)爭中的幾場慘烈的戰(zhàn)斗,看西方列強是如何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的,進而揭開中國進入半封建本殖民地近代歷史篇章。開篇映入觀眾眼簾的場景,不是大沽炮臺,而是大沽炮臺遺址博物館的崔館長開車上班的路上,車窗外下著大雨,車內播著氣象預報,崔館長表情沉重,憂慮著炮臺的防汛......用這樣一個身份恰當?shù)默F(xiàn)實人物和正在發(fā)生的故事,帶領觀眾進入歷史現(xiàn)場。

            崔館長在大雨中開車上班

            該片所有的歷史故事講述,都是由現(xiàn)實故事和人物向前推進的,刺激觀眾想要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想要知道歷史的細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而期待屏幕上的展開。

            我們在10年前的《五大道》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多條故事線交叉敘事的復合結構,我形象地稱它“麻花結構”。它是由A故事、B故事、C故事、D故事等多線組成,把這些故事線擰在一起,讓故事之間彼此交叉,在邏輯上相互勾連、互為補充,形成多線交叉敘事的敘事鏈,螺旋式推動著故事向前發(fā)展。這種擰“麻花”式的敘事,可以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時空中自如的穿梭,串聯(lián)起不同場景和故事。這樣的“麻花”互相呼應、細密交織、邏輯自洽、肌理光滑,使歷史和當下產生一種互動關系。對內,可以化作故事發(fā)展的強大推力;對外,可以激發(fā)人們的觀影熱情。這種復雜的“麻花”結構,既加速了敘事節(jié)奏,又豐滿了人物故事,還豐富了背景信息,提高了可視性 。

            《五大道》第三集部分片花,其中也體現(xiàn)了古今的交織與勾連

            總之,無論是利用情感體驗、生活體驗、還是矛盾沖突、信息刺激、渴望心理,都要去刺激觀眾的審美體驗。所以,系列片就不能單線性的、娓娓道來的,要變?yōu)閰⑴c的、沖突的、體驗的,這就是“麻花敘事”的優(yōu)勢。正如“韋伯定律”,所有感官的感受,都不遵循線性的關系,而是一種對數(shù)關系。人們要想獲得更多的感受,就必須受到遠比之前更多的刺激。

            Q&A:

            歷史人文紀錄片解決可視化是個難題,整部片子在畫面上用了很多心思,尤其是一些意象性表達,比如為什么選擇用沙畫再現(xiàn)歷史?

            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可視化確實是個難點,除了前面提到的“麻花結構”的敘事方法,還要視覺表達上下功夫。特別是久遠的歷史場景和歷史人物都無法真實呈現(xiàn),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豐富視覺表達。既不能都讓采訪講出來,也不能靠大量的搬演(情景再現(xiàn)),需要多種影像手段并用。

            片中用現(xiàn)實和歷史兩個時空的繪畫作品描摹歷史

            當然,老影像的魅力是無可替代的,但常遇到的問題是:有些歷史人物甚至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有些歷史現(xiàn)場連遺跡都消失了。這就得尋求視覺表達上的新元素,隨著新技術手段的層出不窮,也為視覺表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沙畫即是其中之一。近兩年沙畫開始在紀錄片中應用,我也是在一個作品的研討會上第一次看到沙畫技術,我認為這非常符合我們歷史場景的視覺表達。于是我們與沙畫藝術家反復研討,包括場景設計、人物情態(tài)、心理刻畫、細節(jié)描寫、轉場過渡,落實到每一幅甚至每一幀畫面。我們特別注重的是意象化表達,要求故事情緒的準確、靈動和歷史人物的神似,避免太實、表現(xiàn)僵化,把沙畫技術變?yōu)槟軌蛴|動觀眾審美心靈的沙畫藝術。該片共創(chuàng)作沙畫近300個分鏡畫面,應該說這是沙畫在紀錄片中首次大規(guī)模的運用。

            沙畫還原僧格林沁奉咸豐皇帝之命駐守天津的過程

            Q&A:

            歷史要活過來,與現(xiàn)實相連才有當代價值,中國近代史是百年屈辱百年抗爭的歷史,您如何認識這段歷史的當代價值及天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紀錄片中又是如何去闡釋和表現(xiàn)的?

            與千年古城相比,天津600多年的城市歷史確實算不得悠久,但因天津地處“臨海近都”,便有了“拱衛(wèi)京畿”的重任和與眾不同的歷史擔當。有位作家寫了一本書《天朝之門》,把近代天津的區(qū)位之重、歷史之重寫得明明白白。中國近代的外來威脅幾乎都是從海上來的,天津是離首都北京最近的入海口和海上通道,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是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也是從這里登陸打進北京的,天津可以說是大清王朝的死穴命門。

            舟欲行所著《天朝之門》的命名由來

            另一方面,天津是最早被開放的城市,一座城市竟然存在九國租界,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師夷之長技”的洋務運動在天津如火如荼,使這座城市處處領風氣之先。特別是北洋時期,天津是北洋軍閥的大本營,波詭云譎的政治亂象,幾乎都是從天津策劃的,所以有北京是前臺、天津是后臺之說。

            從晚清到民國這近百年間,天津文化激蕩,各種新思潮在這里碰撞,教育、新聞、出版、演藝都很發(fā)達。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城市像天津一樣,遭受過如此眾多的外來侵略;也沒有哪一座城市像天津那樣,城市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如此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要經過海河的洗禮來演繹,都要通過天津這座城市來鋪陳。

            天津獨特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決定了它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縱觀近代歷史風云,天津有著七個無法繞開的重要性。區(qū)位之重——臨海近都;戰(zhàn)略之重——拱衛(wèi)京畿(戰(zhàn)略要塞大沽口);開放之重——九國租界(高度國際化);自強之重——洋務運動的中心(創(chuàng)造了近百項中國第一);政治之重——北洋時代的中心(北京是前臺、天津是后臺);文化之重——處處領風氣之先(各種思潮的前沿陣地);歷史之重——近代中國的縮影(半封建、半殖民地典型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翻檢這段歷史,解讀這段歷史,對于步入新時代和當下面臨的“百年未有之變局”的中國,尤顯重要。

            Q&A:

            在整部影片中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人物,有些人物比如嚴復、梁啟超等著墨甚多,還有許多當下人物,是如何選擇這些人物的?

            《津門往事》以10集、500分鐘的體量,將天津與中國命運相連的近代百年歷史,提煉成富有強烈戲劇性的故事;把105位歷史人物、44個現(xiàn)實人物,鋪陳在1840—1949這跨越百年的歷史時空中。如此眾多的人物,在紀錄片中極為罕見。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人物?因為人物能承載講故事的功能,講故事的核心要義就是人物塑造。近代百年的歷史錯綜復雜,故事太多,因而需要在人物角色職能上有所分配,人物刻畫的筆墨上也要詳略得當,緊扣敘事邏輯。

            嚴復為自己寫下“唯適之安”的墓志銘

            比如嚴復這個人物,就用了很大的篇幅,講他把半生的曲折和苦悶化作一種力量翻譯《天演論》。嚴復恰恰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命運,左右彷徨,不知走向何方?最后他給自己寫下四個字的墓志銘“惟適之安”,道出了一生的感悟。梁啟超亦是如此,在幾集中反復出現(xiàn),因為太多的歷史大事都與他關聯(lián)。可以說,他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向近代轉型的文化擺渡者。

            而有的人物則寥寥幾筆就刻畫出其典型性格,比如光緒皇帝,從他啟用康有為、召見嚴復,到最后被幽禁瀛臺,“戊戌變法”的三段故事中對他的刻畫總共不過一分鐘,就把這位大清名義上的皇帝,想作為、又難作為,滿懷抱負而又苦悶彷徨的人物性格和歷史命運刻畫出來了。這樣,就建立起一種個體生命與時代命運的微妙互動關系,使得人物的塑造產生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力量。

            光緒皇帝和穿著褪色長袍的軍官一樣,都失去了英武之氣

            從您的經驗來看,做一部合格的歷史人文紀錄片需要紀錄片人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下哪些功夫?

            一部好作品的產生,考量的是創(chuàng)作者的綜合駕馭能力,這種能力不僅來自專業(yè)技巧,還是世界觀、歷史觀、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審美藝趣、價值取向等復雜集合體。那種舉重若輕式的表達,更是來自人生百轉千回后的豁然。

            紀錄片本身,是一個透過文化、了解人心、表達思想、傳遞精神的路徑。紀錄片人在創(chuàng)作的漫長心靈磨洗中,知人、知己、知心、知敬畏、知生死、知天地。在千錘百煉后的悟道中,找到人性的精神高光,這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的頓悟,這就是馬克思稱之人類最為重要的特質——“創(chuàng)造性沖動”。

            龍椅的位置體現(xiàn)了它的主人皇帝與太后的政治地位

            紀錄片給予觀眾的應該是一種文化品質,它的主題趨向于更為深層、更為永恒的意義。而飽含人文精神的紀錄片,具有穿透時空、洞察未來、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猶如一座通往精神彼岸的橋梁,憑借著一束光,將彷徨無助的靈魂,引向智慧與悲憫的穹宇。人文精神,正是紀錄片人永遠的價值追求。

            Q&A:

            十多年前,您在采訪中也有提到,每部作品都是靠著韌勁兒磨下來的,想請您分享一下《津門往事》的制作細節(jié),在其中有沒有遇到那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每部好作品幾乎都是磨出來的,《津門往事》的攝制中,最難的不僅是在創(chuàng)作層面,就像前面談到的突破創(chuàng)作瓶頸,猶如蟲經過蛹的痛苦掙扎、羽化成蝶的苦難涅槃。還有在操作層面和制片方面上也是歷經磨難。

            首先是經費上,2015年立項時是按人物專題片報的預算,少得可憐。后來改為歷史片,成本大大超出預算。加之這些年來物價翻了幾番,特別是創(chuàng)作定位幾次推倒重來消耗很大,后來雖然追加了一些,但總體經費不足現(xiàn)在行業(yè)預算標準的一半。但我堅持作品質量第一,在拍攝和制作上不能省錢,4K高清、紀實、航拍、潛攝、特攝、延時、搬演、照明、同期聲等多種前期拍攝手段并用,強化鏡頭張力;三維、二維動畫、沙畫、包裝、修色、配音、作曲、動效等后期工序也都以最高標準制作;經費只能在食宿行和勞務費上節(jié)省。主創(chuàng)人員這些年的工作生活很艱苦,勞務費也很微薄,但是我們團隊都有出好作品的藝術追求,因為紀錄片本來就是個清苦的行業(yè)。

            英國報紙上登載的木板刻畫被加工成“動畫”

            在操作上,我們集中拍攝時期,正趕上三年疫情,各地都在封控,攝制組到處碰壁。找關系協(xié)調,但當時誰也不敢擔負防疫這個責任。比如我們要進某大學采訪,當時校園封閉,連新聞采訪都不讓進。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很多人的幫助,終于完成了該大學的拍攝和對拍攝對象的采訪,說來實屬不易。還有對某軍事單位的拍攝,這個地方曾是一處重要的歷史舊址,拍了一半人家就不讓拍了。最后找到了高層首長,才解決了問題。這樣的事不勝枚舉,考驗的是制片人和總導演的毅力,考驗的是主創(chuàng)人員的耐力。

            Q&A :

            祖光老師在1987年開始從事紀錄片創(chuàng)作,從業(yè)幾十年來,您對目前中國紀錄片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國內紀錄片創(chuàng)作觀念變遷有何體會?個人是如何擁抱觀眾的審美新取向的?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結束了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信息傳播迅速快捷,除了平媒、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網(wǎng)媒、微博、微信、自媒體等新媒體、融媒體的傳播方式如雨后春筍。媒介環(huán)境的多元化,使受眾不愿接受自上而下的說教,愿意自主選擇信息,媒介生態(tài)的改變,倒逼著我們的觀念必須轉變。

            我個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轉型是從《五大道》開始的,三十年前我崇尚作者紀錄片,也稱獨立紀錄片,大多用跟拍、抓拍、偷拍,表面上看是真實記錄,零度干預,實際上是自己主觀意識的強烈表達,我們那一代紀錄片人幾乎都是這么干的。后來,我又改拍重大題材,出了一些作品,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和政府將、金鷹獎什么的。但大眾傳播效果都不是很好,這在我一直是個心結,于是我下決心改變自己。

            《五大道》中刻畫了無數(shù)個大小人物

            《五大道》是個脫胎換骨的過程,這個轉變,有位學者說得再透徹不過了。在《五大道》研討會上,他非常感慨地說“祖光導演是一個很資深的導演,他拍過很多片子,獲得過很多大獎。但是也允許我非常坦率的說,他過去都是長時間形成的宣教理念,這次看到他徹底轉型了,走上了國際化表達的新路。從宣教到傳播是革命性變化。毫不客氣的說,中國紀錄片界一批導演已經落后了,他們曾經是這個行業(yè)中非常優(yōu)秀的人物,但如今他們的片子還停留在過去的語態(tài),已經與今天的時代有點不兼容了。而《五大道》美學表達,就像一副氣勢恢弘的清明上河圖,但是里面很少有形容詞,很少有概括,所有的故事都從細節(jié)出發(fā),大開大合。《五大道》的出現(xiàn)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作品,它是一個標志,尤其是像祖光導演擁有著巨大的榮譽和地位,擁有那么深資歷的導演,今天他順應潮流實現(xiàn)了這樣的變革,這讓我感到非常欽佩。”

            我的個人經歷很形象地說明了紀錄片潮流的轉變,從宣教到傳播這種理念的變化,我創(chuàng)造了“麻花敘事”方法,但這種方法是否能繼續(xù)適用新媒體、融媒體時代?這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

            隨著技術的易得,傳播的便利,一個大眾影像的時代已經到來。紀錄片也將進入一個倉儲式觀影、快進式觀影、投喂式觀影的時代。不正視技術給傳播帶來的改變,是要被淘汰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們紀錄片人必須要接受新媒體思維。因為,新的傳播思維必將改變著紀錄片的美學思維。

            或許在這個大眾影像時代,大體量的系列片已無法傳播,精品紀錄片已不被需求,紀錄片完全轉向短視頻、快傳播?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津門往事》的播出反響就是一個有力的印證。傳播方式的巨大改變,要求我們適應新環(huán)境,改變我們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美學思維,在表達方式上探索更快(節(jié)奏)、更高(立意)、更強(敘事)。改變的是傳播環(huán)境,不變的是紀錄片人的精神追求,因為我相信:飽含人文精神的紀錄片,具有穿透時空、洞察未來、直指人心的力量。

            祖光,資深紀錄片導演、高級編輯、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現(xiàn)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天津華光紀錄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30年堅守在紀錄片創(chuàng)作第一線,創(chuàng)作出許多傳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帶出了一支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團隊。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有個學校叫南開》《五大道》《過年的畫》《延安時代》《中華魂》《豐碑》《解讀皇糧國稅》《津門往事》等。

            采訪人:

            韓 飛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視聽傳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符世傲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研究生


            channelId 1 1 1
            熱詞:
            編輯:田洪玲 責任編輯:
            1 1 1